时尚头条 | ZARA 涉及侵权案终于败诉,快时尚只“快”行不通了
据 Fashion Law 消息,上周,意大利牛仔时尚品牌 Diesel 母公司OTB(Only The Brave)集团起诉 ZARA 母公司 Inditex 抄袭一案在历时 3 年后终于有了结果。
7 月中旬,意大利米兰法院判处 OTB 胜诉,ZARA “抄袭” 指控成立,要求 Inditex 集团立即召回所有侵权产品、停止销售,并为每件产品向 OTB 支付 235 美元赔偿款。
虽然这一结果目前还有被上诉的可能,但是这样的判决在“抄袭成风”的时尚圈已经实属不易。协助 OTB 集团的律师事务所 Dentons 认为,法官的裁定“为欧盟知识产权法开启了新的选择之门”。这也是快时尚巨头 ZARA 在面临多次抄袭争议后,第一次得到法律层面的判决。
案件回顾
2015 年 11 月,Diesel 和 Marni 所在母公司 OTB 向米兰法院提出诉讼,指出西班牙快时尚巨头 Zara 某些产品涉嫌照抄 Diesel 品牌的 “Skinzee-sp” 牛仔裤和 Marni 品牌的 “Fussbett” 鞋类设计样式。其中, Diesel “Skinzee-sp” 牛仔裤外观设计已通过欧盟注册(RCD)(第002649491-0001号),Marni 的 “Fussbett” 鞋类产品还未注册欧盟外观设计。
左:Diesel “Skinzee-sp” 牛仔裤
右:Marni “Fussbett” 鞋子
OTB 集团全称 Only The Brave,意大利著名时装集团,位于意大利 Breganze。由创始人 Renzo Rosso 在 1978 年创办的丹宁时装品牌 Diesel 起家,随后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旗下拥有众多时尚设计师品牌及制造公司,包括 Diesel、Maison Margiela、Marni、Paula Cademartori、Viktor&Rolf、StaffInternational 和 Brave Kid。
ZARA 则是全球著名的快时尚品牌,隶属于西班牙 Inditex 公司,由阿曼西奥·奥尔特 1975 年创立。凭借其 “高频次上新快” 的特点,ZARA 发展及其迅速,曾一度成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也曾跻身世界富豪榜前三名。
“愈抄愈勇” 抄袭风波
在服装领域,ZARA 独创了发展速度惊人的 “ZARA 模式”:快速、少量、多款,从市场调研、到设计、打板、制作样衣、批量生产、运输、零售,ZARA 将产品上新周期缩短为两周,即消费者平均两周就会在 ZARA 店铺看到全新产品。
依照这样的速度,ZARA 每年可以推出 15-20 个 collection,超过 1.8 万种新款式,这比传统时装品牌 4-6 个月出货流程,每年推出两个 collection 的节奏快了近 10 倍。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过于快速的上新频率,导致 ZARA 在设计方面存在“先天缺陷”,经常陷入抄袭大牌的争议中。在 OTB 之前,ZARA 也曾推出过与 Dior、Louis Vuitton、Celine、Valentino、Balenciaga 等高级时装品牌有着极高相似度的争议性单品。
DIOR vs ZARA
Louis Vuitton vs ZARA
CELINE vs ZARA
Valentino vs ZARA
2008 年,红底鞋 Christian Louboutin 就控告过 Zara 售价仅 40 英镑的鞋子是抄袭 Christian Louboutin 品牌 Yo Yo 系列鞋款,但长达四年的诉讼后,2012 年该案以 Christian Louboutin 向 ZARA 支付 2000 英镑赔偿金告终。
左:Christian Louboutin 红底鞋
右:ZARA 红底鞋
2016 年 8 月,美国洛杉矶独立艺术家 Tuesday Bassen 曾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控诉 Zara 在一年內多次盗用了她设计的徽章图案;随后又有超过 20 位设计师同时发表声明,控诉 ZARA 抄袭了他们的作品。
2017 年 1 月,ZARA 多个单品涉及抄袭德国机能服装品牌 ACRONYM。同年 5 月,主打高科技户外运动服饰的丹麦户外品牌 RAINS 又将 ZARA 告上法庭,状告其抄袭了自己最核心的雨衣设计。
ZARA 涉嫌抄袭德国机能服装品牌 ACRONYM
ZARA 被丹麦户外品牌 RAINS 控告
2018 年 2 月,有时尚媒体曝出 ZARA 新款鞋履与 2017 年大火 Balenciaga Speed Trainer 袜靴与 Trip S 老爹鞋外形几乎一模一样。
ZARA CONTRASTING SNEAKERS,售价 89 美金
ZARA SOCK SNEAKERS
原价 79.9 美金;折扣 19.9 美金
尽管 ZARA 的抄袭风波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由于抄袭和借鉴的界定在时尚界本就艰难,甚至边界越来越模糊,ZARA 以及无数像 ZARA 一样的 COPYCAT 总是极少受到法律的惩罚。
快时尚“快”的陷阱
虽然 ZARA 的行为一直被时尚圈人士嗤之以鼻,但是其可以发展为一季度销售额能够达到 56.54 亿欧元(2018 财年第一季度)的服装业巨头,证明了市场对这一模式的默认。
而 ZARA “极大缩短产品上新周期” 的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其极大了满足了年轻人“既渴望追大牌潮流,却又囊中羞涩”的心理需求。
进入 21 世纪后,经历过 1990 年代经济文化复苏的年轻人开始对于时尚潮流有异乎寻常的敏感,这让以 ZARA 为首的快时尚品牌以 “快速、平价、紧跟潮流”为杀手锏,经历了十几年发展的“黄金期”:上新速度不断刷新,门店数量不断增长,销售额不断增加,让许多成熟的时装品牌“望尘莫及”。
然而从 2015 年开始,随着轻奢、潮牌的崛起,以及时尚网络电商的普及,曾经一度风靡全球的快时尚品牌 GAP 率先陷入增长减缓的局面,开始面临关店危机,随后 H&M,Forever 21,ZARA 等经典快时尚品牌,也纷纷陷入关店潮。
2017 年初,ZARA 将位于成都市区核心地段总府路乐森购物中心的 ZARA 旗舰店正式关闭,这家门店开设于 2011 年底,是 ZARA 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以全新店铺形象打造的门店,也是昔日中国区最大的一家旗舰店。这一事件一度被各家媒体拿来品头论足,唱衰 “快时尚” 的声音此起彼伏。
究其原因,无外乎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在逐渐成熟,快时尚品牌已经不能仅仅以 “快” 为借口而忽略对 “时尚” 的追求。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不再是给什么要什么,“极好糊弄” 的一群人,尤其是现在正成为主流的年轻消费者,他们比上一代消费者有更强大的经济基础,渴望通过穿衣来展现自己的个性,而一味的“抄袭”“致敬”大牌,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其次,以拥抱街头文化为主的各类潮牌近几年异军突起,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Supreme、Off White、Vetements 等潮牌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有各自标榜的与众不同的品牌价值观,产品设计也更加个性、大胆,更符合年轻人的追求“酷”的消费心理。
Supreme
Off White
Vetements
同时,一直呼喊着拥抱“千禧一代”的奢侈品牌,正在不断调整发布策略,加快产品上新节奏。GUCCI 就在上周刚刚推出与“黑人设计大师” Dapper Dan 的联名系列,事实上,从 Alessandro Michele 担任创意总监以来,GUCCI 总是会 “隔三差五” 的推出各种联名系列,以 “季中季” 的方式,加快了品牌上新的节奏。
GUCCI Dapper Dan 系列
同样在上周, 英国传统奢侈品牌 Burberry 宣布,将改变一年两季的传统发布规律,转而以各种联名、胶囊系列为主,加快发布频率;法国高级时装品牌 Celine 也在上周提出,在新任创意总监 Hedi Slimane 入驻后改变发布策略,改变一年两季的发布形式。
一边,一直在吃“慢”的亏的高级时装品牌正在奋力补齐短板;另一边,各种潮牌、街头品牌已经形成燎原之势。而快时尚手里握着的,还仅仅只有“快”与“廉价”这两张旧牌,难免会输掉这局争夺年轻消费者的比赛。
还没看够?更多精彩内容等
关注门道Fashion(微信号:mendaofashion)
发现更多高逼格有深度时尚资讯
每天5分钟 让你秒懂时尚圈